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接地网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
接地体核验: 接地体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请监理单位进行隐检核验(签署审核意见,并下审核结论),接地体材质、位置、焊接质量等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接地电阻应及时进行测试,当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测试; 当利用人工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回填土之前进行测试;若阻值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时应补做人工接地极。接地电阻测试须形成记录。
纳米碳加强型接地装置以热镀锌扁钢为主材,具有钢的高强度和热稳定性,锌具有阴极保护功能。作为覆层材料,耐腐蚀性是钢的5倍,导电性能优良。热镀锌扁钢外覆纳米碳,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基本可以做到终生免维护。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成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与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连接的中性线或直流回路中的接地中性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气设备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保护接地)。
接地体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 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 2.5m。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 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兔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 斜,也可以加工成扁尖形; 遇±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圆锥形。 如选用角钢时, 应采用不小于 40mm×40mm×4mm 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 2.5m,角钢的一端应 加工成尖头形状。
接地体敷设完毕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接地沟回填宜有100~300mm的防沉层。在山区石质地段或电阻率较高的土质区段应在土沟中至少先回填100mm厚的净土垫层,再敷设接地体,然后用净土分层夯实回填。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行实。
不同的接地环境,土壤的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的接地极材质、尺寸、安装方式等也是略有差异的,才能选择适合的接地极材料和其他辅助防雷接地材料。
接地装置的安装一般来讲,接地线2m。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极时,如果深度达不到2m时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食盐8kg、木碳约30kg并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电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极时,各极之间的距离大于5m,以减少大地的流散电阻。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极。同时接地极不得埋设在垃圾层及灰渣层区,敷设在地中的接地极不应涂漆,以免接地电阻过大。
避雷线如为扁钢,可放在平板上用手锤调直;如为圆钢,可将圆钢放 开一端固定在牢固地锚的夹具上,另一端固定在绞磨(或倒链)的夹具上,进行冷 拉调直。将调直的避雷线) 将避雷线用大绳提升到顶部,凋直、敷设、卡固、焊接连成一体, 同引下线焊接。焊接的药皮应敲掉,进行局部调直后刷防锈漆及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