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接地是将系统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在计算机术语中人们常常把计算机设备直流地的接地形式称为计算机的接地。原因是系统的供电是强电供电(380、220或110V),通常情况下机壳等是不带电的,当故障发生(如主机电源故障或其它故障)造成电源的供电火线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的接地,那么这带电体和地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体,就会通过人身形成通路,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
具体参考接地规范,防雷接地、设备接地、静电接地等需区分开。干燥的一般场所,交流额定电压127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11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外壳(爆炸场所除外)。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极。
每年至少要将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从水仓或水沟中提出来详细检查一次,主接地极应是一个检查、一个工作,不能同时提出,以免影响安全,如矿井水含酸性较大时,应适应 增加检查次数。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C是“合一”一词法文Combine的第一个字母)。一般有110千伏电压级的水电站接地的电阻值为0,5欧姆,有35千伏电压级的水电站接地电阻值为4欧姆。按规范接地极和接地体统称为接地装置,但人们喜欢把人工接地装置(与现有的建筑物无关,需另外增设的,如打角钢桩)称为人工接地极,把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称为基础接地体, 由此可见,极是较小的点,用于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是较大的面,用于自然接地装置, 但较小的点,不是打桩,而用模块,又称为接地模块了。
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暖石或沥青地面。佰利嘉镀铜接地棒由纯度为99,9%的电解铜分子覆盖到低炭钢芯表面制作而成, 其表面铜镀层厚度为0,25mm,经电铸工艺,其与钢芯表面钢层达到分子结合,粘合度高。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利用主筋作暗敷设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主筋,每根主 筋直径不能小于 φ 12mm。接地体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如需接头或安装断接卡子,则应进行焊接。实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20m以外的地方,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在,该处的电位已趋近于零。
一般将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属物体埋入适合深度的地下,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则做为接地极。不过,电流的频率、相邻载流导体的接近程度、接地极和相邻金属物体的品种以及接地电流传导途径的阻抗,都会影响接地电流的途径。一般采用大锤打入, 一人扶着接地体,一人用大锤敲打接地体顶部。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气设备:1、并联运行电气设备的总容量为100KVA以上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2、对于并联运行电气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100KVA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但土壤经人工处理后,会降低接地体的热稳定性,加速接地体的腐蚀,减少接地体使用年限。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构架上,与构架接触良好的设备,如套管等(爆炸危险场所除外)。如单级金属回线、双极两端不接地、双极一端接地 2)钳制中性点并提供直流电流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