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电气装置的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 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部分。IT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敷设完接地体的土沟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建筑材料或垃圾等。影响接地线地桩要打几米的因素有设施地表高度,土壤环境,地下施工空间等等决定的。各种土壤对电门流通都存在电阻,它的大小与其本身的电阻率成反比。
接地极图
原因是系统的供电是强电供电(380、220或110V),通常情况下机壳等是不带电的,当故障发生(如主机电源故障或其它故障)造成电源的供电火线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的接地,那么这带电体和地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体,就会通过人身形成通路,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拆架子时不要磕碰引下线。
接地极图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在电阻系数较高的土壤(如岩石、砂质及长期冰冻的土壤)中,要满足规定的接 地电阻是有困难的,为降低接地电阻可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电阻系数较低的黏土、黑土及砂质土代替原有电阻系数较高的土壤,一 般换掉接地体上部 1/3 长度,周围 0,5 米以内的土壤, 2、 对含砂土壤可增加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深埋还可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干枯所增 加电阻系数的影响, 3、 对土壤进行人工处理,一般采取在土壤中适当加入食盐,根据实验结果,用食盐 处理土壤后,砂质黏土的电阻减小 1/3~1/2,砂土的电阻减少 3/5~3/4,砂的电阻 可减小 7/9~7/8,对于多岩土壤,用 1%食盐溶液浸渍后,其导电率可增加 70%,花岗 岩的导电率可增加 1200 倍,但土壤经人工处理后,会降低接地体的热稳定性,加 速接地体的腐蚀,减少接地体使用年限,因此,凡可以用自然方法达到接地电阻时, 一般不采用人工处理的方法, 4、对于冻结的土壤在进行人工处理后,还达不到要求时,最好把接地体埋在建筑 物的下面,或在冬天采用填泥炭的方法。接地极是将电流或电压接入大地的放电通道,为减少接地电阻,一般成组使用构成接地网的电极。接地体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地体,接地极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M长,45X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2) 利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找好桩基组 数位置,把每组桩基四角钢筋搭接封焊,再与柱主筋(不少于 2 根)焊好,并在室外 地面以下,将主筋焊接预埋接地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 便于引出和检查。
接地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