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极。接地极主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极。如果自然接地极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极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极。
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便于检查; (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三) 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5 米。 (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但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 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等情况。 (五)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 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接地极图
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相连接。电气装置的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 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部分。敷设完接地体的土沟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建筑材料或垃圾等。
接地极图
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接地极图
室外接地干线敷设支持件的固定;支持件应采用 40mm×4mm 的扁钢,尾端应制成燕尾 状,入孔深度与宽度各为 50mm、总长度为 70mm。其具体固定方法如下:砖墙、加 气混凝土墙、 空心砖墙上固定:根据设计要求先在墙上确定轴线位置,然后随砌墙 将预制成 50mm×50mm 的方木样板放人墙内,待墙砌好后将方木样板剔除,然后将 支持件放入孔内,同时洒水淋湿孔洞,再用水泥砂浆将支持件埋牢,待凝固后使 用。 现浇混凝土墙上固定:先根据设计图要求弹线定位、钻孔,支架做燕尾埋入孔中, 调平正,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