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不应小于 0,6 米,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对移动变电站高压或低压装设(检漏),综保检漏保护装置,都必须装设辅助接地极,每台设备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接地网直接连接禁止将几台设备串联接地,也禁止将几个接 地部分串联。将调直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及时将引下线的下 端与接地体焊接,或与断接卡子连接,随着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 筑物内至屋顶并出屋面一定长度,以备与避雷网连接。
总等电位连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缩短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而是使人所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和外部导电部分之间的电位近似相等,即将接触电压降到安全值以下。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和配线)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金属杆和钢筋混凝土杆塔。所谓总等电位连接是将电气装置的PE线或PEN线与附近的所有金属管道构件(例如接地干线、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如果可能也包括建筑物的钢筋及金属构件)在进入建筑物处和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即接地端子板)连接。集中接地装置: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如在避雷针附近装设的垂直接地体;大型接地装置: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的接地装置,装机容量在200MW以上的火电厂和水电厂的接地装置,或者等效平面面积在5000m2以上的接地装置;安全接地: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包括经小阻抗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所以这种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变配电所的接地装置,除了利用自然接地体外,还应敷设人工接地体。
避雷网分明网和暗网两种,暗网格越密,其可靠性就越好,网格的密度应视建筑物的重要程度而定,重要建筑物可使10m×10m的网格;一般建筑物采用20m×20m的网格即可,如果设计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去做。一般指接地体上的工频交流或直流电压与通过接地体而流入地下的电流之比。大地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如果有电流流过时,则大地各处就具有不同的电位。
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便于检查; (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三) 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5 米。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独立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电棒单元采用耐腐蚀的合金材料,高能回填料采用具防腐性能和耐高压冲击的化学材料为辅助导电作用。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针(线)(现称接闪杆、线、带)、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连接设备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接地体是广泛的,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接地极有离子接地极,紫铜离子接地极,铜包钢离子接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