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接地装置: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如在避雷针附近装设的垂直接地体;大型接地装置: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的接地装置,装机容量在200MW以上的火电厂和水电厂的接地装置,或者等效平面面积在5000m2以上的接地装置;安全接地: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焊接各交叉点,并做好引上线、填埋焊接好的地网,分步检测地网接地电阻;接地体(极):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在防雷接地描述中: 电气设备的某部分用金属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接地极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避雷网安装定额套 2-748~2-252 子目,可分为沿砼块敷设、沿折板支架敷设、砼块制作、均压环敷设和柱主筋与圈梁钢筋焊接;沿砼块敷设就是把避雷网支架在砼块上面,砼块套砼块制作定额子目,定额的避雷网支 架间距按 1M 考虑。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电压在 36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压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铠装电缆的 钢带(或铁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沿墙板支架避雷网也执行该子目,但不计算砼块制作的工程量,支架已在定额内综合考虑了,不再计算。
对此接地极可赋以某种电气功能,例如用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或信号接地。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
接地极图
不同的接地环境,土壤的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的接地极材质、尺寸、安装方式等也是略有差异的,才能选择适合的接地极材料和其他辅助防雷接地材料。凡有值班人员的机电硐室和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交接班时必须由值班人员和专职司机对保护接地进行一次表面检查,其它设备的保护接地,则由维护人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表面检查。
设备接地的基本原则,是要在人为环境中能成为危险状态的安全措施。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但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 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等情况。自然基础接地体安装: (1) 利用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 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再将柱主筋(不少于 2 根)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并在室外 地面以下将主筋焊接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引出 和检查。
接地电阻是指电流经过接地体进入大地并向周围扩散时所遇到的电阻。接地母线是指将电流或电压接入接地网的连接线,或将接地极连接成一体的导体。工作方式,如地线和零线分开,也可合为一引到用电系统(或设备)。
因此浅埋型电极具有施工运行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极址表层土壤电阻率低,场地宽阔且地形较平坦的情况。但是,铜对海水的电化学腐蚀有很好的钝化作用,裸铜作接地阴极是令人满意的。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引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当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等设备称为自然接地体。
应采取接地或接零的设备 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电器具等的金属外壳、底座及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 2)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 围栏或金属门, 3)配电屏、控制台、控制台、控制箱的金属框架或外壳, 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5)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和配线)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金属杆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6)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纳米碳防腐蚀接地装置的研制成功,彻底解决了油气田、炼化企业、储油库、发电厂、变电站、核电、水电站等所在的盐碱地、沼泽地、高酸性土壤、及其它腐蚀性高的地质环境下既要防雷降电阻又要耐腐蚀的难题,是一种经济、有效、性价比高的防雷降阻新材料。按设计在接地体布孔位置处钻孔后放入纳米碳接地体,纳米碳接地体的安装严禁采用敲击安装方法。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