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极主要作用有: 1)钳制中性点电位。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极时,如果深度达不到2m时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食盐8kg、木碳约30kg并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电阻。
减少静电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除采用防静电地板和隔离墙外,一般多采用接地屏蔽的方法,其中设备的外壳接地是最基本的防静电措施,要求计算机本身具备一套合理的接地和屏蔽系统,这样当静电带电体触及计算机机壳放电时,静电就能通过接地导线漏泄入地而不至于引起系统运行故障,通常静电瞬间电势过高很容易引起接地电位的波动。采用灌打孔入碳粉浆或泥浆施工的接地体,受季节影响小,可获稳定的接地电阻值,同时由于深埋,也可使跨步电压显著减小,这对保障人身安全很有利,该法施工方便,成本不高,效果显著,势将达到推广和运用。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电流经接地体注入大地后,它以电流场的形式向四处扩散,离接地点愈远,半球形的散流面积愈大,地中的电流密度就愈小,因此可认为在较远处(15~20m以外),单位扩散距离的电阻及地中电流密度已接近零,该处电位已为零电位。大地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如果有电流流过时,则大地各处就具有不同的电位。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或金属体组称为接地体( 或接地极),接地开关:用于将回路接地的一种机械式开关装置。工频接地电阻: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工频电流求得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零线:与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连接的中性线或直流回路中的接地中性线、保护接零(保护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气设备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保护接地)。按规范接地极和接地体统称为接地装置,但人们喜欢把人工接地装置(与现有的建筑物无关,需另外增设的,如打角钢桩)称为人工接地极,把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称为基础接地体, 由此可见,极是较小的点,用于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是较大的面,用于自然接地装置, 但较小的点,不是打桩,而用模块,又称为接地模块了。为了使直流网状地和大地绝缘,在铜带下面应垫2~3mm厚的绝缘胶皮或聚氯乙烯板等绝缘材料,要求对地电阻在10MΩ以上。
等电位连接是一种不需增加保护电器,只要增加一些连接导线,就可以均衡电位和降低接触电压,消除因电位差而引起电击危险的措施。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电器具等的金属外壳、底座及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接地电阻值与土壤电导率、接地体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电流频率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