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直流地、交流地和安全地虽然最后都接在地桩上,但并不意味着各种地之间可以随意连接,也应按照上述要求在其未接入同一地桩之前彼此应保持严格的绝缘。接地端子的作用:接地端子主要是供接地线使用,使用接地端子可以使接地线有良好地接地条件。
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电气连接良好。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埋在地下的接地线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时,当深度不超过2m时,应在地面附近放置8kg盐,30kg木碳和水,以降低接地电阻。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上千安培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电极,然而该电流会被继电保护装置在0,05~0,1s内切除,即使是后备保护,动作一般也在1s以内。常见的接地极有两种材质:铜包钢接地极和锌包钢接地极。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最后将引下线焊在底板上,清除药皮刷防锈漆及银粉。避雷针安装先将支座钢板的底板固定在预埋地脚螺栓上,焊上一块肋板,再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然后加以校正,焊上其他三块肋板。除接地体外,接地体的引出线应作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螺栓连 接部分应补刷防腐漆。
焊接时注意保护墙面。第二种:将扁钢上包一层油毛毡或几层牛皮纸后埋设在墙壁内,预留孔距墙壁表 面应为 15 一 20mm。在埋设前应先把洞内用水湿润。
接地网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上(如在地、舰船或运载工具金属外壳等)。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电气装置、设施过电压保护装置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地下主接地极采用耐腐蚀钢板制作,面积大于0,75平米,厚度大于5mm;本地接地杆采用两根镀锌铁管,长度大于1米,直径大于22毫米。第三种:保护套可用厚 1mm 以上的铁皮做成方形或圆形,大小应使接地线mm 以上的空隙。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应距建筑物表面 100mm;接地干线支架水平间距不大于 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 2m);垂直间距不大于 1,5m,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 30mm。
通过足够的阻抗接地,把电流限制在人身安全的电平(通常为5mA)之下。接地系统分为TT系统、TN(TN-C、TN-S、TN-C-S)系统、IT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