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系统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为抑制外部高压输电线路的干扰影响,采用接地措施,接地就是将通信大楼的防雷接地、电源系统接地、通讯设备的各类接地以及其他设备的接地分别接入相互分离的接地系统,由于地线系统不断增多,地线间潜在的耦合影响往往难以避免,分散接地反而容易引起干扰,同时主体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其接地方式所带的不安全因素也越来越大。机房内诸设备的交流地、直流地和安全地共用同一地桩。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Q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Q。
接地体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地体,接地极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M长,45X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极。
接地极主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因为一般在地表下0,15~0,5m处是处于土壤干湿交替的区域,接地导体易受腐蚀,所以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小于0,6m。4、石油输送管道及油气罐,易燃易爆物质仓库防雷接地。
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中关于钢接地体的最小规格是根据导电性能、热稳定性、均压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并考虑腐蚀的影响提出的,应严格遵循。当某—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的多,所以这种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当强大直流电流经接地极注入大地时,在极址土壤中形成一个恒定直流电磁场并伴随出现大地电位升高、地面跨步电压、接触电势等。
外露的接地线应黑色漆,油漆应均匀无遗漏,但端接卡子及接地端子等处不得刷漆。接地螺栓应采用不锈蚀材料制成,或进行热镀锌等防锈处理,接地线与电气设备或接地母线应用线爪连接,接点处应防腐处理,不应锈蚀接地电阻要定期测定(每季度一次),对阻值超标的要查明原因并立即整改,做好记录备查。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装设1个局部接地极;照明综保和煤电钻综保必须同时装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低于5m;具有漏电保护的电气开关(有试验功能),必须按要求敷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当使用两个或多个接地极时,极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 m,这会降低接地的流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