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建筑物构筑物引下一般是采用圆钢、 扁铁沿建筑物和构筑物明敷引下的, 计算工程量 时应按图纸设计的水平长度和垂直长度只和*1,039,计算主材费时应按市场价格*相应损耗率。避雷针采用镀锌钢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针尖涮锡长度不得小于70mm,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独立避雷针一般采用φ19镀锌圆钢;屋面上的避雷针一般采用φ25镀锌钢管;水塔顶部避雷针圆钢直径为25mm,钢管直径为40mm;烟囱顶上圆钢直径为25mm;避雷环圆钢直径为12mm;扁钢截面长100mm,厚度为4mm,把放电尖端打磨光滑后进行涮锡,如针尖采用钢管制作,可先将上节钢管一端锯成锯齿形,用手锤收尖后,焊缝磨平、涮锡。井下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平米、厚度不得小于5mm;局部接地极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1m、直径不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
安装铜包钢接地棒时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分别为放热焊接和物理连接,物理连接就常用到接地紧固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铜包钢接地棒卡子。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成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佰利嘉圆柱接地模块的主体本身是抗腐蚀材料,它的金属骨架采 用的是表面经抗腐蚀处理的金属材料,因此该接地体总体抗腐蚀性能优良,将模块中间的金属电极换成铜等耐腐蚀的高导电金属,使寿命达到30年以上。接地极又称接地体,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
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纳米碳防腐蚀接地装置的研制成功,彻底解决了油气田、炼化企业、储油库、发电厂、变电站、核电、水电站等所在的盐碱地、沼泽地、高酸性土壤、及其它腐蚀性高的地质环境下既要防雷降电阻又要耐腐蚀的难题,是一种经济、有效、性价比高的防雷降阻新材料。扁形纳米碳接地线应侧放而不可放平。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
参考文献介绍了碳钢在含氧丰富的海水飞溅区的电化学腐蚀速度是无氧情况下腐蚀速度几十倍,厚度达1,27mm/年。接地极是什么?相信大家都听过接地棒,其实接地棒就是接地极,接地极是国际上的叫法,接地棒是国内口语化的叫法,铜包钢接地棒也被人叫做铜覆钢接地棒,镀铜接地棒,都是铜层和钢棒的结合,都是接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但铜包钢接地棒区别与刚才提到的两种接地棒,正是体现在了包这个字眼上。应采取接地或接零的设备 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电器具等的金属外壳、底座及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 2)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 围栏或金属门, 3)配电屏、控制台、控制台、控制箱的金属框架或外壳, 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5)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和配线)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金属杆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6)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接地极图
避雷针制作安装定额套用 2-704~2-740,避雷针制作可分为钢管避雷针制作、圆钢避 雷小针制安,避雷针安装可分为装在烟囱上、装在平屋面上、拉线安装、装在墙上、装在金属容器顶上、装在金属容器壁上、装在构筑物上和独立避雷针安装。接地系统须重复接地,也有独立分开的方式,TN-S系统。安全接地是将系统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室外接地干线敷设支持件的固定;支持件应采用 40mm×4mm 的扁钢,尾端应制成燕尾 状,入孔深度与宽度各为 50mm、总长度为 70mm。如砼杆的接地母线上段在砼杆的底部,有个螺栓与连接线固定,下端与接地极焊接着,它有部分是垂直的,一部分是平行的,有弯曲部分。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谓总等电位连接是将电气装置的PE线或PEN线与附近的所有金属管道构件(例如接地干线、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如果可能也包括建筑物的钢筋及金属构件)在进入建筑物处和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即接地端子板)连接。接地母线的一端要直接与后面将要介绍的接地干线连接,另一端当然是与本楼层配线架、配线柜、钢管或金属线槽等设施所连接的接地线连接。如钢结构的厂房利用其的钢柱做引下线时应套用利用金属构件引下。正常条件下安全电压值为50V,在潮湿环境中为2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