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直流网状地和大地绝缘,在铜带下面应垫2~3mm厚的绝缘胶皮或聚氯乙烯板等绝缘材料,要求对地电阻在10MΩ以上。计算机中心的各类设备接地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直流地与其他地间的相互关系,计算机直流地的接地电阻的大小、接法及与诸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以不同的设计要求而定的。表层(靠近电极)的土壤应有较好的热特性(热导率和热容率高)。
这种结合可以是两个物体导电表面间的直接接触,也可以是加装在两个物体之间牢固的电气连接。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
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热力效应由于不同土壤电阻率的接地极呈现出不同的电阻率值, 在直流电流的作用下,电极温度将升高。
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极时,各极之间的距离大于5m,以减少大地的流散电阻。接地线,可分为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和钢铝窗接地,接地跨接线:防雷接地应该形成一个闭和回路后接地,在断线处应采用接地跨接线,凡用螺栓或铆钉连接的接地网中的地方,都应焊接接地跨接线,跨接线一般采用扁钢和圆钢。
某些电工为了多完成任务,因此就不会给用户安装接地线,就直接这种给用户安装插座了,而我们大多数人也不知道要安装接地线,只需要安装了防漏电的就可以了,因此也就没有在意。采用灌打孔入碳粉浆或泥浆施工的接地体,受季节影响小,可获稳定的接地电阻值,同时由于深埋,也可使跨步电压显著减小,这对保障人身安全很有利,该法施工方便,成本不高,效果显著,势将达到推广和运用。接地线的符号是E(Earth);可分为供电接地线、电路接地线两种,接地线被称为生命线,由此可以看出接地线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的接地线范围其实非常的广,可以说只要是跟接地导电相关的线状物品都可以称为接地线。对于各类常用的接地装置,其允许接地电阻值分别为:(1)电源容量100kVA以上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R=4;(2)电源容量小于等于100kVA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R=10;(3)100kVA以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的零线重复接地,R=10;当重复接地有3处以上 时,R=30;(4)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部分的保护接地,R=4;引入线A以下熔断器的设备保护接地,R=10;(5)低压线路杆塔的接地或低压进户线绝缘子脚的接地,R=30;(6)变配电所母线上FZ型阀型避雷器的接地,R=4;(7)线路出线端FS型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管型避雷器的接地;独立避雷针接地(个别可取R=30),工业电子设备(包括X光机)的保护接地,均为R=10;(8)烟囱的防雷保护接地,R=30 (包括水塔或料仓的防雷接地均同此项要求)。
铜包钢接地极装置腐蚀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 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兔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 斜,也可以加工成扁尖形; 遇±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圆锥形。大电流接地系统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依据系统的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
接地母线应为铜母线mm(宽),长度视工程实际需要来确定。在直流地与机壳安全地分开接地的计算机设备中,因其直流地与机架严格绝缘,各自分别接系统地桩,但有些计算机的机壳与直流地在电器上是接在一起的,其交流设备的工作地与机壳是严格绝缘的。计算中心的接地应尽量减少噪音引起的电位变动,同时应注意信号电路与电源电路、高电平电路与低电平电路不能使用同一共地回路。将彼此间没有良好导电通路的物体导电性连接,使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电位的措施。
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电网应采用保护接零的措施。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围栏或金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