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阻系数较高的土壤(如岩石、砂质及长期冰冻的土壤)中,要满足规定的接地电阻是有困难的,为降低接地电阻可采用电阻系数较低的黏土、黑土及砂质土代替原有电阻系数较高的土壤,一般换掉接地体上部1/3长度,周围0,5米以内的土壤;对含砂土壤可增加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深埋还可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干枯所增加电阻系数的影响。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电网应采用保护接零的措施。
通常计算机机房使用的交流设备的机壳(如:空调机、稳频稳压装置、变压器、UPS备份电源等设备的外壳)也应按有关电器规范进行接地处理。因此防雷保护措施是不可忽视的。
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暖石或沥青地面。避雷针安装先将支座钢板的底板固定在预埋地脚螺栓上,焊上一块肋板,再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然后加以校正,焊上其他三块肋板。利用粘土、泥炭、黑土及砂质粘土等代替原有较高电阻系数的土壤,必要时也可使用焦碳、木炭等,置换的范围是在接地体周围1~2米的范围内和近地面侧大于等于接地极长的1/3区域内,这样处理后,接地电阻可减小为原来的3/5左右。按规范接地极和接地体统称为接地装置,但人们喜欢把人工接地装置(与现有的建筑物无关,需另外增设的,如打角钢桩)称为人工接地极,把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称为基础接地体, 由此可见,极是较小的点,用于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是较大的面,用于自然接地装置, 但较小的点,不是打桩,而用模块,又称为接地模块了。
用于将电流或电压接入接地网的连接线。接地系统须重复接地,也有独立分开的方式,TN-S系统。在防雷接地描述中: 电气设备的某部分用金属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譬如在沿海地区,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钠盐(NaCl),可电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些自由离子在一定的程度上将影响到电极的运行性能。影响电极温升的主要土壤参数有土壤电阻率、热导率、热容率和湿度等,因此,对于陆地(含海岸)电极,希望极址土壤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有较大的热容系数和足够的湿度,这样才能保证接地极在运行中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半导体少长针消雷装置安装:定额套用 2-741~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