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局部接地极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1m、直径不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两管之间相距5m以上,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如接地极周围比较干燥,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因金属接地体的电阻率远小于土壤电阻率,故接地体本身的电阻在接地电阻中可以忽略不计。接地电阻主要取决于接地装置的结构、尺寸、埋入地下的深度及当地的土壤电阻率。接地母排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
佰利嘉电气专业制造防雷接地产品,相继推出了降阻剂、接地模块、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绞线、离子接地极、 放热熔焊接、铜包钢圆线和铜包钢扁钢、纳米碳接地极、锌包钢接地极、接地观测井等接地配件。接地极就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接地极可也是单根导体,也可以是很多个导电体连接的组合,其主要是为雷电流提供那么一个点与大地之间有一个较低的电阻通路,便于雷电流散进大地泄放,但是所埋进的单根导电体或者是多个导电体的组合必须要有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连续通过雷电流的能力。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接地体(圆钢、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
接地母线也称层接地端子,从其名字也可以看出,它是一条专门用于楼层内的公用接地端子。每一个接地装置都需要最低两根及以上的接地极连接,并且在不同的接地点都铺设接地装置。接地母线是指将电流或电压接入接地网的连接线,或将接地极连接成一体的导体。经研究结果表明,碳钢直接放在土壤中的平均电腐蚀率约9kg/(A,年); 碳钢碳含量低,抗电解腐蚀性能较强,但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热力效应由于不同土壤电阻率的接地极呈现出不同的电阻率值, 在直流电流的作用下,电极温度将升高。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关系到保护接地(零)的有效性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接地装置投入使用前和使用中都要测量接地电阻的实际值,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目前,常用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主要有电流——电压表法和接地电阻测量仪法两种。因此在对人工接地极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接地线的地桩要打几米?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的笼统,铺设安装接地线,目的是与接地棒等接地体之间形成联系,最终结果是让电流顺畅导入地下,具体接地线的地桩要打几米,是根据施工环境来推算的。
因此在对人工接地极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当导电芯线 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 当导电芯线 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 等于连接 35mm2 芯线、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功率大于 10KW 设备,不小于 M 12; (2)功率为 5KW 至 10KW 的设备,不小于 M 10; (3)功率为 250W 至 5KW 的设备,不小于 M 8; (4)功率不大于 250W,且电流不大于 5A 的设备,不小于 M 6; (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