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是电阻的测量。接地线是一种非常专业的东西,主要是为了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接地体(极):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接地装置的设计在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及运营可靠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少投资。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时应通过明 孔,穿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保护接地只是在设备绝缘损坏的情况下才会有电流流过,其值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在水泥中掺入碳质纤维来作为接地极使用,如在1立方米水泥中掺入约100千克的碳质纤维,制成半球状(直径为1米)的接地极,经测定,其工频接地电阻(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通常可降低30%左右,此法常用于防雷接地装置,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值,还可以同时在导电性混凝土中埋入针状接地极,使放电电晕能够从针尖连续地波及碳质纤维,这对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值有明显的作用。跟佰利嘉合作了很久,因为他们的30年免维护让我非常愿意与他们合作,帮助客户安排避雷设施的时候我们都会选用佰利嘉的避雷设施,我们已经成功帮助数百家企业铺设接地极系统。人工接地体可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角钢、钢管、圆钢,也可采用金属接地板。用碳粉和生石灰等作为主要原料的阻降剂,因不含电介质,故能在土壤中长期使用,也不会因地下水而流失,所以能得到长期既无公害且又稳定的低接地电阻(约可比采用减阻剂处理土壤前降低1/2),对于坚硬岩盘地带,采用埋设接地线和降阻剂并用的方法相当有效,其接地电阻比只埋接地线%,且此法只要在挖掘好并敷上接地线的沟内撒上粉状降阻剂或长效降阻剂,再将旧土壤回填就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接地规程中规定,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电力设备,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公式的要求:R=2000/Id (当Id4000A时,取R=0,5),公式式中,R指考虑季节影响的最大(工频)接地电阻;Id为流经接地装置的最大单相稳态短路电流(A),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电力设备,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述要求:(1)高压与低压电力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R=120/Ijd,(2)只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R=250/Ijd,公式中,R指考虑季节影响的最大(工频)接地电阻;Id为单相接地时的故障(电容)电流(A);2,各类常用接地电阻的允许值为确保接地装置在运行中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接地电阻均应符合规程要求。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来保护人体的安全。接地体敷设完毕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应作出标 志。
对传输带宽要求较高的网络布线,应采用隔离式屏蔽接地,以防止静电感应产生干扰。高频技术是消除电磁场对人体危害的有效措施,也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有效措施,高频技术在电热、医疗、无线电广播、通信、电视台和导航、雷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吸收的辐射能量将发生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手指轻微颤抖、皮肤划痕、视力减退等,对产生磁场的设备外壳设屏蔽装置,并将屏蔽体接地,不仅可以降低屏蔽体以外的电磁场强度,达到减轻或消除电磁场对人体危害的目的,还可以保护屏蔽接地体内的设备免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影响。土壤中活性离子的含量是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之一,许多土壤中含有活性电解离子的化合物较为稀少,单纯的接地体不会达到接地要求,经过实验比较,在土壤中加入可逆性缓释填充剂,这种填充剂具有吸水、放水、可逆的特点,这种可逆的反应,有效的保证了壳层内环境的有效温度,保证了接地电阻的稳定,该填充剂无毒副作用,在与金属电极长期配合作用中,在离子生成及对铜合金防止腐蚀两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离子吸收大地水分后,可以通过潮解作用,将活性电解离子有效释放到周围的土壤中,成为一个离子发生装置,从而改善周边土质使之达到接地要求。直流地接大地就是将计算机机房中数字电路的等位地与大地相接,为了取得一定的公共电位,以减少电路的耦合,降低干扰影响,减少电气元件的电腐蚀和因线路对地绝缘不良而产生的串音等现象,一般接地电阻应4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