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壤进行人工处理,一般采取在土壤中适当加入食盐,根据实验结果,用食盐处理土壤后,砂质黏土的电阻减小1/3~1/2,砂土的电阻减少3/5~3/4,砂的电阻可减小7/9~7/8,对于多岩土壤,用1%食盐溶液浸渍后,其导电率可增加70%,花岗岩的导电率可增加1200倍。但土壤经人工处理后,会降低接地体的热稳定性,加速接地体的腐蚀,减少接地体使用年限。因此,凡可以用自然方法达到接地电阻时,一般不采用人工处理的方法。
接地干线应设有测量接地电阻而预备的断接卡子。一般采用暗盒装 入,同时加装盒盖并做上接地标记。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或两点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 应在不同的两点或两点以上与接地干线)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 一个接地线中串联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接地极图
直流接地极阳极附近发生析氧反应,附近的土壤存在着大量氧气,且不断有补充和增加,直至到含氧量饱和析出。因此,直流接地阳极除电解腐蚀外,还有严重的电化学腐蚀。
铁(钢)碳钢 ● 石墨是惰性材料,是由焦炭在2000-2400烧结而成。石墨分子结构呈晶体结构,其晶体结构中不显示阳离子晶格和流动电子,其共价键非常稳定,在常温电解液中不会发生离子化。其导电和导热性能更接近金属,电解速率很小,适合作直流阳极。在早期直流输电工程的海岸和海水接地极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石墨具有非常松散的层状结构,有明显的多孔性,气体容易渗入石墨的层状结构内,破坏层间较弱的结合使石墨变成疏松的粉状物质而溶解。其溶解速度与析出量有关,即与散出电流有关。
使两个物体之间具有导电性的任何固定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两个物体导电表面间的直接接触,也可以是加装在两个物体之间牢固的电气连接。在电气工程中,将各金属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对直流电和低频交流电电流呈现低电阻电气接触的一种方法。
遇坡顶瓦屋面,在操作时应采取措施,以兔踩坏屋面瓦。 不得损坏外檐装修。避雷网敷设后,应避免砸碰。 避雷网敷设完毕后,应注意保护,防止外墙装修污染避雷线。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人口等的距离应大于 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暖石或沥青地面。
接地极图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气设备:1、并联运行电气设备的总容量为100KVA以上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2、对于并联运行电气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100KVA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不应小于 0.6 米,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的引出线应作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螺栓连 接部分应补刷防腐漆。
室外接地干线敷设: 首先进行接地干线的调直、测位、打眼、煨弯,并安装断接卡子及敷设前按设计要求的尺寸位置先开挖沟槽,然后将扁钢侧放埋入。 回填土应压实,接地干线末端露出地面应不超过 0.5m,以便接引地线、 室内接地干线敷设:室内接地干线多为明敷设,但部分设备连接的支线需经过地面也可以埋设在混凝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