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当能确保接地的连续可靠前提下,且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体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 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 2,5m。
为抑制外部高压输电线路的干扰影响,采用接地措施,接地就是将通信大楼的防雷接地、电源系统接地、通讯设备的各类接地以及其他设备的接地分别接入相互分离的接地系统,由于地线系统不断增多,地线间潜在的耦合影响往往难以避免,分散接地反而容易引起干扰,同时主体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其接地方式所带的不安全因素也越来越大。每年至少要将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从水仓或水沟中提出来详细检查一次,主接地极应是一个检查、一个工作,不能同时提出,以免影响安全,如矿井水含酸性较大时,应适应 增加检查次数。
接地极图
一般指接地体上的工频交流或直流电压与通过接地体而流入地下的电流之比。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
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当导电芯线 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 当导电芯线 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 等于连接 35mm2 芯线、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功率大于 10KW 设备,不小于 M 12; (2)功率为 5KW 至 10KW 的设备,不小于 M 10; (3)功率为 250W 至 5KW 的设备,不小于 M 8; (4)功率不大于 250W,且电流不大于 5A 的设备,不小于 M 6; (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接地装置的安装一般来讲,接地线2m。接地母线不一定是垂直的。
TN-S是一种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连接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称为接地极。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防雷接地是受到雷电袭击(直击、感应或线路引入)时,为防止造成损害的接地系统,常有信号(弱电)防雷地和电源(强电)防雷地之分,区分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要求接地电阻不同,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信号防雷地常附在信号独立地上,和电源防雷地分开建设。
安装铜包钢接地棒时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分别为放热焊接和物理连接,物理连接就常用到接地紧固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铜包钢接地棒卡子。跟佰利嘉合作了很久,因为他们的30年免维护让我非常愿意与他们合作,帮助客户安排避雷设施的时候我们都会选用佰利嘉的避雷设施,我们已经成功帮助数百家企业铺设接地极系统。
佰利嘉还对重点线路两侧的施工单位发放宣传单,宣传雷雨天气电力线路下施工安全措施,增加巡视次数,对可能影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及时进行消缺处理,并为大中型安装接地极设施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帮助做好防雷、避雷措施,确保用户各项防雷设施100%投运。例如避雷针(线)(现称接闪杆、线、带)、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电流经接地体注入大地后,它以电流场的形式向四处扩散,离接地点愈远,半球形的散流面积愈大,地中的电流密度就愈小,因此可认为在较远处(15~20m以外),单位扩散距离的电阻及地中电流密度已接近零,该处电位已为零电位。接地点处的电位Um与接地电流I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接地电阻R,R=Um/I。
接地体又叫做接地极,是指埋入地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末端预留或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它是以热镀锌扁钢,圆钢,角钢为主要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将纳米碳均匀覆盖到热镀锌钢材上,形成双导电的复合材料。
接地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