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检修工作时,需临时接地的地方(如配电间隔、母线分段处、 引出线室等)均应引入接地干线,并设有专供连接临时接地线使用的接地板和螺栓,接地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内、外接地螺栓的直径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平方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2、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平方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3、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功率大于10KW设备,不小于12mm;(2)功率为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10mm;(3)功率为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8mm;(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6mm;(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在土建喷浆前,必须先将接地干线用纸包扎。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应作出标 志。建筑物屋顶上有突出物,如金属旗杆、透气管、金屑天沟、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电视天线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接成一体。用手锤、錾子进行剔洞,洞日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接地极图
第二种:将扁钢上包一层油毛毡或几层牛皮纸后埋设在墙壁内,预留孔距墙壁表 面应为 15 一 20mm。接地千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应为 250~300mm, 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应为 10~15mm。
接地极图
因此建筑物避雷设施必须严格遵循防雷设施的规定,按标准进行施工,每年至少要检测一次避雷接地桩的良好程度。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
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应距建筑物表面 100mm;接地干线支架水平间距不大于 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 2m);垂直间距不大于 1,5m,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 30mm。第二种:将扁钢上包一层油毛毡或几层牛皮纸后埋设在墙壁内,预留孔距墙壁表 面应为 15 一 20mm。室外接地干线敷设: 首先进行接地干线的调直、测位、打眼、煨弯,并安装断接卡子及敷设前按设计要求的尺寸位置先开挖沟槽,然后将扁钢侧放埋入。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应采取接地或接零的设备 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电器具等的金属外壳、底座及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 2)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 围栏或金属门, 3)配电屏、控制台、控制台、控制箱的金属框架或外壳, 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5)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和配线)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金属杆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6)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极管上端和下端分别设计了水分吸收孔和离子释放孔。接地体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地体,接地极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M长,45X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
在多数情况下,发电厂的接地装置是由许多导体组成的接地网;导体的众多节点使接地电流可以选择人地途径。接地线(体)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其焊接长度必须为: 搭接焊,其焊接长度必须为: (一)扁钢宽度的 2 倍(且至少三个棱边焊接); (二)圆钢直径的 6 倍; (三)扁、圆钢(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 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 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接地网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如在避雷针附近装设的垂直接地体。我国规定:凡是X0/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