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独立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信义至上原则,以新的机制,新的起点,努力于防雷器材的开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长期备有大尺度铜包钢材料,铜包钢电解离子接地极可以根据客户所需随即裁剪制作。
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保护接零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自1980年以来,高硅铸铁在直流接地极工程中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连接应牢固可靠,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要求为扁钢宽度的2倍,并由三个邻边施焊;圆钢直径的6倍,并由两面施焊;接地体与接地干线的连接,为了测试电阻方便,应采用可拆卸的螺杆联接点。由此可见,极是较小的点,用于人工接地装置,体是较大的面,用于自然接地装置。春季多雷雨,是雷电造成线路和设备故障的高发季节,线路和设备不同程度受到雷雨天气的威胁,为有效防止雷雨天气造成电网设备损坏,近日,佰利嘉公司组织人员对所辖35千伏线路的避雷线、接地装置、杆塔等进行全面巡视、检测和维护,认真测量接地电阻,对不合格和严重锈蚀的接地极和避雷器及时进行更换,这是该公司针对雷雨季节,为保证辖区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切实做好防雷工作的一项具体措施。接地极的长度按设计长度计算,设计无规定时,每根长度按 2,5 米计算,若设计有管帽时,管帽另按加工件计算。
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极,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柔性接地极、接地模块、“高导模块”。
接地极图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最后将引下线焊在底板上,清除药皮刷防锈漆及银粉。每一个接地装置都需要最低两根及以上的接地极连接,并且在不同的接地点都铺设接地装置。
接地极图
依据接地极运行时所表现的待性,并考虑到接地极运行特性和地中电流的分布情况,和换流站要有一定的距离,通常在20~60km之间,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极。如砼杆的接地母线上段在砼杆的底部,有个螺栓与连接线固定,下端与接地极焊接着,它有部分是垂直的,一部分是平行的,有弯曲部分。
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 10 个直径不小于 5mm 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 15°) ,并必须埋设于潮 湿的地方。工作接地就是由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而设置的(如中性点接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有电流长期流过接地电极,但是只是几安培到几十安培的不平衡电流。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上千安培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电极,然而该电流会被继电保护装置在0,05~0,1s内切除,即使是后备保护,动作一般也在1s以内。接地极是将电流或电压接入大地的放电通道,为减少接地电阻,一般成组使用构成接地网的电极。
接地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