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钢结构的厂房利用其的钢柱做引下线时应套用利用金属构件引下。垂直接地体的钢管长度一般为2~3米,钢管外径为35~50毫米,角钢尺寸一般为40×40×4或50×50×4毫米。土壤(或海水)中含氧量越高,化学腐蚀速度越快。
因此笔者建议不采用这种接地方法,而是采用直流地、交流地和安全地连在一起后接入同一地桩的处理方法。随着接地技术的发展,有多个趋势:其一是从过去的只注重追求电解离子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效果,转向更重视与人身安全相关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其二是接地系统的设计从过去的基于均匀土壤模型等等。是指将电流或电压接入接地网的连接线,或将接地极连接成一体的导体。
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是数字电路的基准电位,不一定是大地电位,如该地线经一低阻通路接至大地,则该地线的电位可认为是大地电位,被称为接大地。由于直流地与机柜外壳是分开的,因此机柜外壳接大地为高频干扰提供了低阻通路,对防止高频干扰和防止静电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接地电阻主要取决于接地装置的结构、尺寸、埋入地下的深度及当地的土壤电阻率。
5m,则对垂直接地体的间距要求不应小于5m。深埋还可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干枯所增加电阻系数的影响。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
(2) 利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找好桩基组 数位置.把与电器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机架同地之间做良好的接地称为安全保护地。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直流接地、避雷接地各自接地,安全接地和交流接地共用一个地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