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
接地极分类:1)陆地电极 2)海洋电极,其中陆地电极敷设方式有水平型和垂直型,浅埋型电极埋设深度一般为数米,充分利用表层土壤电阻率较低的有利条件。直流接地极阳极附近发生析氧反应,附近的土壤存在着大量氧气,且不断有补充和增加,直至到含氧量饱和析出。
接地极图
接地母线也称层接地端子,从其名字也可以看出,它是一条专门用于楼层内的公用接地端子。把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称为基础接地体。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两管之间相距5m以上,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装设1个局部接地极;照明综保和煤电钻综保必须同时装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低于5m;具有漏电保护的电气开关(有试验功能),必须按要求敷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
接地电阻要定期测定(每季度一次) ,对阻值超标的要查明原因并立即整改,做好记录 备查;凡有值班人员的机电硐室和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交接班时必须由值班人员和专职 司机对保护接地进行一次表面检查, 其它设备的保护接地,则由维护人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 表面检查。直流地悬浮就是直流地不接大地,与地严格绝缘,要求对地电阻的大小一般在1MΩ以上。安全接地是将系统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在埋设前应先把洞内用水湿润。它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首先埋设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设其他支架。接地线被称为生命线,由此可以看出接地线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的接地线范围其实非常的广,可以说只要是跟接地导电相关的线状物品都可以称为接地线。
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凡可以用自然方法达到接地电阻时,一般不采用人工处理的方法。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电网应采用保护接零的措施。
佰利嘉电气深井型接地极主体由三口1000米深井接地极组成,呈正三角形布置,井间距100米;深井顶部开口直径660毫米、底部终孔直径442.但是要保证满足这一条件是困难的,特别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以钢筋作为防雷网时,此距离实际上是无法保证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将诸地连在一起,采用共同接地方式。
接地极图
接地千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应为 250~300mm, 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应为 10~15mm。接地体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内、外接地螺栓的直径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2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2、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2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3、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功率大于10KW设备,不小于M?12;??(2)功率为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M?10;??(3)功率为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M?8;??(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6;??(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接地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