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两个物体之间具有导电性的任何固定结合。每 层各引下点焊接后,隐蔽之前,均应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同时应填写隐检记录。减少静电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除采用防静电地板和隔离墙外,一般多采用接地屏蔽的方法,其中设备的外壳接地是最基本的防静电措施,要求计算机本身具备一套合理的接地和屏蔽系统,这样当静电带电体触及计算机机壳放电时,静电就能通过接地导线漏泄入地而不至于引起系统运行故障,通常静电瞬间电势过高很容易引起接地电位的波动。
关系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附近的交流系统也有影响,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十分值得研究。如果距离太近,则换流站接地网易拾起较多的地电流,影响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腐蚀接地网;如果距离太远,则会增大线路投资和造成换流站中性点电位过高。
4、对于冻结的土壤在进行人工处理后,还达不到要求时,最好把接地体埋在建筑 物的下面,或在冬天采用填泥炭的方法。5M长,45X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二)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接板的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对土壤进行人工处理,一般采取在土壤中适当加入食盐,根据实验结果,用食盐处理土壤后,砂质黏土的电阻减小1/3~1/2,砂土的电阻减少3/5~3/4,砂的电阻可减小7/9~7/8,对于多岩土壤,用1%食盐溶液浸渍后,其导电率可增加70%,花岗岩的导电率可增加1200倍。
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接地体(圆钢、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5m,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 30mm。
地下主接地极采用耐腐蚀钢板制作,面积大于0.自然接地体有:①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及其他金属管道(液体燃料和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除外);②金属井管;③建筑物和构筑物与大地接触的或水下的金属结构;④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当使用两个或多个接地极时,极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 m,这会降低接地的流动阻力。就像桅杆的接地母线部分位于桅杆的底部一样,有一个固定在连接线上的螺栓,下端焊接到接地极上,部分垂直,部分平行,并且还有一个弯曲部分。
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
外露的接地线应黑色漆,油漆应均匀无遗漏,但端接卡子及接地端子等处不得刷漆。接地网系统是接地网,是对由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多个金属接地极和由导体将这些接地极相互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的接地体的总称。
扁钢与钢管连接的位置距按地体最高点约 100mm。装在配电屏、控制箱和配电装置上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接地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