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土填满、捣实,使接地体与土壤紧密接触,上端留出约20cm备做与水平接地线、连接纳米碳接地体间的水平接地线敷设;敷设前应调直,然后将纳米碳接地钢材放置于沟内,依次将用水平接线与纳米碳接地极用设计的连接方法连接。扁形纳米碳接地线应侧放而不可放平。焊接方式连接时,焊好后应清除焊渣,并用厂方规定的工艺方法对焊接部位及损坏的部位进行表面防腐涂层的补涂。至接地线需要引出的位置,留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以待使用。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做好标 记,距室外地面 0.5m 处焊接断接卡子,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并焊接出屋 面一定长度的引下线 的镀锌圆钢,以备与避雷网连接。 每 层各引下点焊接后,隐蔽之前,均应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同时应填写隐检记录。
接地体和接地极按规范统称为接地装置。在防雷接地描述中: 电气设备的某部分用金属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埋进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
接地装置的安装一般来讲,接地线2m。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极时,如果深度达不到2m时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食盐8kg、木碳约30kg并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电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极时,各极之间的距离大于5m,以减少大地的流散电阻。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极。同时接地极不得埋设在垃圾层及灰渣层区,敷设在地中的接地极不应涂漆,以免接地电阻过大。
外露的接地线应黑色漆,油漆应均匀无遗漏,但端接卡子及接地端子等处不得刷漆。连接完毕后,(材质、位置、焊接质量、截面规格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分层夯实,并在检验记录单上记录接地电阻摇测数值。
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构架上,与构架接触良好的设备,如套管等(爆炸危险场所除外)。安装在高处的电器设备。工作人员必须登上木梯才能接近和进行工作,由于人体触及意外带电的危险性较小,而人体同时触及带电部分和设备外壳的可能性较大时。
接地线,可分为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和钢铝窗接地,接地跨接线:防雷接地应该形成一个闭和回路后接地,在断线处应采用接地跨接线,凡用螺栓或铆钉连接的接地网中的地方,都应焊接接地跨接线,跨接线一般采用扁钢和圆钢。
避雷针采用镀锌钢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 3mm,针尖涮锡长 度不得小于 70mm。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独立避雷针一般采用 φ 19 镀锌圆钢;屋面上的避雷针一般采用 φ 25 镀锌钢管; 水塔顶部避雷针圆钢直径为 25mm,钢管直径为 40mm;烟囱顶上圆钢直径为 25mm; 避雷环圆钢直径为 12mm;扁钢截面长 100mm,厚度为 4mm。把放电尖端打磨光滑后进行涮锡。如针尖采用钢管制作,可先将上 节钢管一端锯成锯齿形,用手锤收尖后,焊缝磨平、涮锡。
防雷是人类抗衡大自然灾害的一种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大,高楼平地起,越来越多的工厂设施搭建,除了消防抗震,就是防雷了,防雷要铺设接地极(体)。关系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附近的交流系统也有影响,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十分值得研究。通过求解该模型,可找出优化的均流电阻组合方案,使接地极的性能得到优化。为合理设计直流接地极系统,用数值分析法计算了高压直流输电直线型接地极系统各电气性能参数,讨论了不同模型、电流注入方式等对接地系统电气参数的影响。
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移动式发电机系统接地应符合电力变压器系统接地的要求。
“地线”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中要求越来越高,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上(如在地、舰船或运载工具金属外壳等)。将金属导体(通过接地极)与大地进行电气上的连接,使金属导体的电位接近大地电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