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接地网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
当导电芯线 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 当导电芯线 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 等于连接 35mm2 芯线、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功率大于 10KW 设备,不小于 M 12; (2)功率为 5KW 至 10KW 的设备,不小于 M 10; (3)功率为 250W 至 5KW 的设备,不小于 M 8; (4)功率不大于 250W,且电流不大于 5A 的设备,不小于 M 6; (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不同的接地环境,土壤的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的接地极材质、尺寸、安装方式等也是略有差异的,才能选择适合的接地极材料和其他辅助防雷接地材料。
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连接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称为接地极。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 接地极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接地极就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M长,45X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不同的接地环境,土壤的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的接地极材质、尺寸、安装方式等也是略有差异的,才能选择适合的接地极材料和其他辅助防雷接地材料。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因为一般在地表下0.15~0.5m处是处于土壤干湿交替的区域,接地导体易受腐蚀,所以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小于0.6m。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通常接地体长度选取2.5m,则对垂直接地体的间距要求不应小于5m。如果接地体间距太小,在多根接地体相互邻近情况下,接地电流的同向散流将相互排斥,使接地体的散流通道变得狭小,致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不高,这种现象也称作屏蔽作用。为了减小屏蔽作用对散流的影响,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应不小于其长度的2倍。
对于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极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流过每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趋近于零,人体因此避免触电的危险。因此,无论任何情况,都应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程中规定的接地电阻值。